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李兆硕,这位来自浙江大学的软件工程硕士毕业生,凭借扎实的学术背景与坚定的职业目标,成功融入了国防科技领域,走上了服务国家战略的职业道路。她的经历不仅激励了无数同龄人,也为有志于进入国防科技领域的年轻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李兆硕,浙江大学软件工程硕士,2024年毕业。她不仅是一名中共党员,还在学术与实践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在读研期间,她多次获得校级奖项,如“五好研究生”、优秀研究生、优秀专业实践奖学金等荣誉。同时,她在区块链技术研究方面表现突出,参与了多个重大项目,并成功申请了四项专利。她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与校内服务工作,在浙江大学“数治”计划中深入调研数字化改革项目,展现了卓越的综合能力。如今,她在中国船舶集团海舟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从事软件开发,致力于推动船舶工业软件的自主可控,成为新一代科技创新的佼佼者
一、坚定信念,选择国防科技
李兆硕选择投身国防科技,并非偶然。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她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重要论述,深深地激励了她。面对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局势,破解“卡脖子”技术问题,成为她心中义不容辞的使命。
她在实习期间,参与了浙江大学“数治”计划,亲身经历了数字化改革赋能社会治理的过程。通过物联网、智能交通和区块链技术等项目的调研和实践,她切身体会到科技创新如何为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变革。这次经历坚定了她将个人职业发展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的信念,也激发了她为国防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的热情。
二、从校到职:精准定位与充分准备
李兆硕深知,进入国防科技领域的企业,尤其是国央企,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更需要具备强大的综合能力。因此,她在校期间就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做了详细规划。从硕士研究方向的选择,到导师团队的确定,她都经过了深思熟虑,以确保研究内容与未来的岗位需求高度契合。
她通过实际行动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在科研方面,她参与了多个区块链平台项目的开发,并在期间取得了显著的学术成果,申请了四项专利,展示了她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过人之处。与此同时,她还积极参与校内外的社会实践与学生服务工作,这不仅提升了她的沟通协调能力,也为她的简历增添了亮点。
三、求职路上的信息差:如何有效获取信息
在就业准备过程中,李兆硕认为,信息的获取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即将进入求职市场的学生来说,如何全面、及时地获取招聘信息,能极大影响求职成败。她通过学校的就业公众号、线下招聘会等多种渠道,积极获取国防科技企业的招聘信息。同时,面对激烈的求职竞争,她通过线上简历优化、线下宣讲会的互动,最大程度上增加了自己的曝光率,确保能够抓住每一个就业机会。
尤其是在与企业的面试环节中,李兆硕强调了语言表达和现场应对能力的重要性。她通过自我练习、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最终在多轮面试中脱颖而出,成功获得了中国船舶集团海舟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的工作机会。这不仅是对她多年学习与实践的肯定,更是她科技报国梦想的一大步。
四、国防科技:一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
进入国防科技领域,意味着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全与推动国防发展的责任。李兆硕深知,船舶工业作为国防科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的技术挑战巨大。她的工作不仅涉及复杂的工业软件开发,还要确保这些技术能够自主可控,从而保证国家安全和产业链的稳定。
她认为,船舶工业软件的创新,是中国船舶制造行业在全球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她不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还要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
寄语
李兆硕的经历告诉我们,选择国防科技领域是一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职业道路。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更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面对全球科技竞争与国家发展的双重需求,青年一代应勇敢肩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为推动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青春力量。
她还特别提到,在准备就业的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灵活的应对策略以及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都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同时,她也鼓励学弟学妹们要时刻保持对国家和行业发展形势的敏感度,主动去探索和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