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招生信息  招生简章
2012年(春)软件工程硕士定向在职信息化规划与咨询班招生简章
作 者: 来 源: 招生办管理人员 发布时间: 2011-10-27 点击次数: 11290

2012年(春)浙江大学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定向在职信息化规划与咨询班

     

    为了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对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加速培养信息化规划与咨询的高层次的专业型、应用型、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级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人才,增进专业人才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浙江大学联合宁波赛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组织举办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定向在职信息化规划与咨询研究生班,面向各级政府、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在职员工自主招收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一、培养目标

    培养信息化规划与咨询的高层次的专业型、应用型、具有国际视野的“智慧城市”规划和管理型高端人才,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保障。

二、招生对象

    要求在政府机关或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化规划或管理工作三年(含)以上;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者,所学专业和年龄不限,一般应具有学士学位。

三、学习方式、地点

    学习方式:在职学习,采用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中授课的形式,学习地点: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宁波校区。开班人数:20名,如不足开班人数由考生自行选择攻读方向(软件项目管理、网络工程与管理)

四、培养方式及教学团队

    学习年限:在职学习2.5~4年(正常情况下,2.5年完成,考虑在职学习,最长可延长至4年)。

    第一学年以课程教学为主,第二学年完成硕士论文。

教学团队:由工程院或中科院院士、国内著名专家学者、政府高官、企业高管和浙江大学师资等组成。

五、学位授予

    研究生在规定年限之内,学完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修满学分,并完成硕士学位论文,通过论文答辩,经浙江大学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授予浙江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颁发学位证书。

六、入学时间

    2012年春季学期(具体开学日期另行通知)。

七、入学考试

   1、浙江大学自行组织命题、考试,择优录取,自定招生人数。

2、考试科目:考试大纲及参考书见http://www.cst.zju.edu.cn/zs/index.php?pid=23

入学考试科目

分值

1、笔试一:英语

2、笔试二:专业基础(逻辑+数据库)

3、面试:专业综合及英语口语

每项均为100分,共300分

3、考试时间:2011年12月3日、4日 二天。

4、考试地点: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宁波校区

八、学习费用

    全程4万元/人。

九、报名方法

1、报名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2、先登录互联网进行网上报名。网上报名地址:http://www.cst.zju.edu.cn/zs/wsbm.php,网上报名时间即日起~2011年11月15日。务请阅读相关规则,按照要求填写、提交报名信息,在填写报名信息时请在备注一栏目中注明“春季自主考试”,在备注二中注明“信息化规划与咨询。并请记住你的网上报名号。

3、已完成网上报名手续的考生,必须到现场确认点缴纳报名费、验证、确认报名信息,并领取准考证,现场确认点和时间安排为: 2011年11月26日、27日在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宁波校区。注意:所有考生都须网上报名后方可办理现场确认手续。

4、现场确认时,考生须提交下列材料,由工作人员核验:

①考生本人填写的《2012年(春)攻读浙江大学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资格审查表一式二份,各贴本人近期一寸免冠照片一张,由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在其照片上加盖公章,并对其所填写的内容进行审查确认,填写推荐意见并盖章。

②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③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

④报名及考务费240元。

十、录取办法

    录取工作由学校自行组织和确定,录取分数线及录取人数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决定。学校根据考生入学考试成绩(含面试),择优录取。录取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但未获得学士学位的人数,不超过当年录取名额的8%。

十一、咨询中心

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宁波校区招生办公室:

招生热线:0574-27830666、27830767、27830999联系人:李老师、毛老师、邹老师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江南路1689号教学楼E210室   邮编:315103

特别提示

考生应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诚信负责。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不予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必要时,我校将委托有关权威部门对考生的学历、学位证书进行认证。如考生持境外学历、学位报考,须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资格审查时须提交认证报告。   

浙江大学研究生院

浙江大学软件学院

2011年10

附件:1、教学计划